立秋!依然很熱,蚊子被熱死!
俗話說“早立秋涼颼颼,晚立秋熱死牛”
意思是如果立秋時間在上午則天氣涼爽
立秋時間在下午以后就還要熱上一陣
今年屬“晚立秋”,中央氣象臺預(yù)計高溫天氣仍將持續(xù)一段時間,多地就被爆出蚊子被熱死的新聞!
“適合蚊類生存的溫度在22-32之間”,當(dāng)氣溫在25左右時,最適合蚊類繁殖,市民普遍感覺蚊子很多;當(dāng)氣溫超過35時,蚊子卵、幼蟲、蛹在水里就會停止發(fā)育,甚至大量死亡。而40以上的高溫,對蚊子幾乎是致命的。因此,七月下旬以來持續(xù)40左右的高溫,“熱死”了不少蚊子。
中山大學(xué)鄭小英教授說:
這個說法沒錯。不過蚊子很聰明的,不會大熱天曬太陽的。晚上活動的庫蚊在家休息呢,白天活動的伊蚊一般活動高峰在11點(diǎn)以前和下午4點(diǎn)后,他們會找地方乘涼的。
一篇《不同溫度條件下白紋伊蚊生命生殖力表》的研究中還表明,在25到30時,白紋伊蚊的生殖力比在20-23度時更強(qiáng);且隨著溫度越高,伊蚊的凈增殖能力越強(qiáng)。
溫度高天氣熱,成蚊活動力會降低,壽命短,但并非蚊子少了,其實(shí),蚊子會找陰涼處棲息。40的時候蚊子不會呆在40的地方。
雖然立秋已至但三伏天還沒結(jié)束,8月11日交“末伏”,8月21日“出伏”,所以今年的立秋仍處中伏內(nèi)。